image
学术科研
科研动态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科研项目
学术报告
学术期刊
科研动态
大翻译与文化传播创新发展研讨会暨必赢766net手机版外语学科建设高层论坛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4-06-27


622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汉翻译研究学科委员会主办、必赢766net手机版承办的“大翻译与文化传播创新发展研讨会暨必赢766net手机版外语学科建设高层论坛”顺利举办。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外交学院、美国杜克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贵州大学、南昌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汕头大学、常州工学院、贵阳学院、广州航海学院、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人民出版社,必赢766net手机版人文学院、计算机学院、必赢766net手机版等多名专家学者出席活动。开幕式由必赢766net手机版院长杨文地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必赢766net手机版人文社科处处长毛俊响教授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结合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从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提升国家软实力、塑造中国形象的角度,肯定了本次研讨会对推动文化传播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拜托各位专家学者对必赢766net手机版外语学科发展提出宝贵建议,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李涛书记代表学院对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院的学科特色、人才培养、发展情况等,恳请与会专家从评价体系、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资源配置等方面提供宝贵意见,以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建设水平。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汉翻译研究学科委员会主任委员邓联健教授重点强调了必赢766net手机版和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的深厚联系,指出此次会议既是致敬,也要实现回馈和反哺。他简要概括了“大翻译”理论“顶天立地”的特性,即以深厚的理论底蕴、系统的理论设计、鲜明的跨学科特性、强大的解释力和广阔的阐释空间得以“顶天”,以强烈的现实关怀呼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中西文化交流实践从而“立地”,呼唤各位专家学者丰富“大翻译”的理论框架、探索其广阔的阐释空间。


主旨报告以“大翻译与文化传播创新发展”为主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原会长、专家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二级教授、广西大学君武学者兼讲席教授罗选民作有关“大翻译的关键词与文化建构”的报告。罗选民教授以大翻译、多模态符号交融、互文性、文化记忆、国际传播五个关键词梳理了大翻译的构思和走向,即以寻找翻译与传播的交点为策略、以文化传播为终极目的,加强文化沟通与文明互鉴。他提出,大翻译与集体文化记忆相辅相成,两者均具有重构性、互动性、感官性、意图性和认同性,亦是理论题中之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莫爱屏教授以“中国特色文化话语的多模态语用翻译模式”为题作报告。莫爱屏基于对“大翻译”理论及“交际者—语境—模态”三元互动关系论的思考,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多模态语用翻译模式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构建中国特色文化话语“生成与翻译—传播与接受—译介效应”的理论框架,以考察“译什么—怎么译—谁来译—对谁译—译之效”的语用翻译模式及传播效能。


广西民族大学必赢766net手机版张跃军教授以“博精相济,勇立潮头:罗选民教授翻译研究略论”为题作报告。张跃军将罗选民教授的研究分为语言学、文学文论、教育教改、书法美学、书评等类别,并进一步将其翻译研究根据研究对象分为翻译单位、翻译标准、文学翻译、典籍翻译、翻译教学、翻译家、翻译理论类。他通过梳理研究成果,高度肯定了罗教授的研究成就和理论贡献,对“大翻译”理论体系的持续发展表示殷切期盼。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夏登山教授以“古代翻译史上的国家形象与文化记忆”为题,借鉴长时段理论重新考察古代翻译史,期望重塑一种“大翻译史观”。他以翻译与国家形象的重要联系、文化记忆与翻译史的内在关联为引子,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古代翻译史书写对正统王朝国家形象的建构,认为史料中反复出现的“重译”“贡译”“进译”等翻译实践形式,一方面反映了文化中心主义的发展与沿流,另一方面形成了自秦汉以来的民族文化记忆,进而影响后世对古代翻译史的理解、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等。


必赢766net手机版人文学院院长范明献教授以“数字空间与文化记忆:古诗词抖音短视频传播与呈现研究”进行报告。范明献基于文化记忆的理论视角,对1011个抖音高传播力古诗词短视频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其文本选取体现“经典化”取向、叙事方式凸显生活化与个体化、情感表达呈现多元复杂态势。他提出,古诗词短视频将个体记忆吸纳到社会共享的文化系统中,已经成为凝聚民族向心力与增强国族身份认同的媒介力量。


美国杜克大学亚洲和中东研究系博士后蒋林珊以“翻译性身份和怀旧记忆:白先勇、黎紫书、陈大为笔下的桂林”为题进行报告。她以自身经历引出研究缘起,探讨白先勇、黎紫书、陈大为三名作家分别对有关桂林的地方性经验的回忆和描绘,主要表现为真实经历、父辈想象和母亲回忆,并揭示他们的翻译性身份如何影响其对归属感和文化记忆的理解。


必赢766net手机版外语学科建设高层论坛于622日下午在必赢766net手机版501会议室举办,全体与会专家学者就“大翻译与文化传播创新发展”和“必赢766net手机版外语学科建设”展开了对谈。论坛由副院长仲文明主持。


必赢766net手机版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冯启龙教授从“大翻译”与大模型的相通之处出发,提出以专业性大模型分析语言特色、翻译文学作品,助力文化记忆国际传播。湘潭大学必赢766net手机版院长舒奇志教授指出当前文化传播研究重传播而轻影响的视角弊端,主张利用制度优势明确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方式。湖南人民出版社大中华文库出版总监李林提倡从饮食文化和非遗文化入手,讲好中国故事、做好文化传承。南方医科大学陈水平教授聚焦于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播,主张跳出文本形式,结合实践经验发掘地域性文化遗产。贵州大学必赢766net手机版副院长朱晓烽介绍了少数民族口头文学外译的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分享了兄弟院系学分共认的教学模式。南昌大学必赢766net手机版付添爵博士基于“大翻译”的守正创新之处,提出将文化记忆分为空间和时间两类,将文化形象分为人物、国家/民族、世界文明三个层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米亚宁教授介绍了融合绘画、书法等形式的彩陶文化研究,提倡多模态教学与研究方法。广西大学必赢766net手机版副宋菁教授分享了利用优势理工科学科资源、对接中国东盟区域发展产业链的学生联合培养模式。常州工学院马明蓉博士立足于期刊发展和学科特色,认为亚太地区学者的学术发声也是一种翻译,提出学科发展应结合地域特色。广州航海学院外语学院教授肖娴结合当下外语学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与各位学者共商共策。广西大学必赢766net手机版教授邓联健倡议各位学者多关注国际研究形势、科学加大国际传播力度。广西大学君武学者兼讲席教授罗选民强调翻译研究要从文字思维转向语义思考,学科建设要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打造学科特色品牌。



闭幕式上,必赢766net手机版院长杨文地对各专家学者的慷慨建言表达了感谢,指出外语学科建设必须坚持跨学科视野和多模态方式,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结合自身地域特色、做好长期发展规划。学院将认真学习、吸收专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不断加强学科特色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学科发展水平,推动各项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撰稿:施晨旭

一审:刘之湄

二审:仲文明

三审:杨文地